第661页

“……说起来,也是这一届的印度政府自己在作死,估计一方面是为了搞些政绩出来,另一方面大概是收了公关人员的贿赂,居然没怎么实地调研,就下令在全印度各邦推广种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洋葱和其它转基因蔬菜,据说能够增产和抗病虫害,还起了个名字叫做‘蔬菜革命’……结果变成了革自己的命……”

白泉颐耸了耸肩膀,嘲讽帝说道,“……就跟俄国坦克会在印度的沙漠里趴窝一样,美国公司的转基因洋葱也根本不适应印度次大陆的高温多雨气候,很快就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绝收。而事发之后呢,印度中央政府上下都忙着互相推卸责任,基本没想过如何善后,如此拖拖拉拉到后来,在乡下是成百上千的破产农民喝农药自杀,在城里则是洋葱价格飞涨,供不应求。再加上一些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如今的洋葱已经比芒果还要贵了……最近的价格好像是九十卢比一公斤吧……”

听了这话,王秋低头掰着手指一算,按照汇率,一卢比约合人民币一角钱,洋葱九十卢比一公斤就相当于人民币四元五角一市斤……确实是有点贵没错,但至于要为此而聚众上街集体散步么?

如果中国人也一样这么搞的话,估计每年春节前后,都要有一堆买菜大妈围攻当地政府大院了!

反正在中国人的角度看来,实在是不太好理解……似乎只能理解成是印度特色吧!

“……唉,你不能拿国内的收入水平跟印度这边相比啊!举个例子来说吧,我认识一个新德里的派出所长,月薪才三万卢比,在中国就是进血汗工厂上流水线做手机,估计也能拿到这么多,在印度却已经算是中产阶级。还有刚才给我们开车的那个司机小伙子,大使馆发给他的月薪是九千卢比,也就是九百人民币,放在国内恐怕连个无证驾驶的黑司机都雇不到,可是在这边就已经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了。在印度,那些想要弄批文的商人,即使是贿赂中央政府的部长级官员,一般的行情也才八十万卢比——这么点儿钱放在北京的任何一个部门,恐怕都根本拿不出手。前几天在一份报纸上有人写了印度某个县的首富,全家年收入才二百万卢比,就已经被新闻记者吹嘘得好像住在宫殿里一样了……首都德里旅游景点的导游,不算小费的话,平均底薪是每个月四千卢比。路边小饭店的普通厨师,月薪两千五百卢比大概就能雇到。而那些洗衣服擦盘子的佣人则最惨,因为没有一技傍身,一个月的薪水居然只有几百卢比……”

白泉颐如此侃侃而谈,“……你想想,这样的收入水平之下,他们怎么吃得起每公斤九十卢比的洋葱呢?”

“……呃……怎么突然有种八十年代美国华侨看待大陆同胞的感觉?”坐在一旁的李维插嘴道。

“……确实就是这种感觉没错啦!根据统计,全印度大概有八亿人的月薪在三千卢比以下……”

“……也就是说,大部分印度人的月收入还不到三百元人民币?!真是穷得没话说啊!”

王秋摇头叹息道,又看了一眼旁边长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那么,咱们这顿自助餐要多少钱?”

“……每人一千二百卢比,还算是比较实惠的价位吧!”白泉颐卫生专员很平淡地说。

——在这一刻,王秋不由自主地有了一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觉……

看起来,任何一个普通中国游客到了印度,估计都会有一种瞬间变成富人的错觉。

不过,这说到底都是印度人自己的事,在座众人之中都不是怜悯心过剩的圣母,而且面对着丧尸末世的威胁,也根本顾不上这种琐事……然而,正当他们准备结账离开的时候,却被新的电视画面给吸引住了。

——电视屏幕中,出现了对拉姆利拉广场示威者的采访画面:不知是谁在地标建筑德里门的下面,草草搭了个木头台子,上面站着个颤巍巍的老头儿,手里举着一个泡沫塑料做成的洋葱模型,对着麦克风宣讲着什么,每讲上几句话,下面就传来一阵鼓掌和应和声……旁边还有个穿着纱丽的美女在搀着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