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如果不是有了穿越时空而来的救援队,夏绿蒂如今的困窘处境,也将同样会出现在她自己的身上——虽然相比于夏绿蒂,伊丽莎白有着一副不错的好相貌,但这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许多风流而英俊的绅士们,或许很乐意跟某些美丽的“穷小姐”(相对于那些富有的女继承人而已)玩一玩恋爱游戏,或者把她们收为情妇,但却绝对不会娶她们为妻——即使他们本人有着这样做的冲动,他们背后的家族和长辈也会施压阻止,要求他们承担起家族的责任,选择一门能够带来利益的政治联姻……
在这个年代,上流社会的女人在缺乏足够嫁妆的情况下,对自身命运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不是家庭包办婚姻,就是成为女家庭教师,或者去修道院过一辈子,还有一条路是当不名誉的情妇……
如果她们像现代女性一样向往独立,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进一步抛弃道德和名誉的约束,大胆探索闺房之趣,追求鱼水之欢,成为夜之女神,以猎取男人为乐——简单来说,就是去当交际花。
在那个年代,交际花是美艳、大胆、性自由的象征。绯闻缠身是她们的显著特征。不过千万不要将她们这些能够在名利场上呼风唤雨的夜之女神,跟一些随随便便就把裙子褪到自己大腿根的庸脂俗粉们相提并论。虽然生活堕落腐朽,但绝大多数的交际花并非受害者。事实上,她们经常让爱慕者们名财两空。
想要当一个成功的交际花,美貌只是最起码的前提,野心勃勃、掌控人心和精明强悍更是必要的素质,此外还得要有一套非同寻常的攀龙附凤功夫……伊丽莎白自认为根本不具备这样可怕的心理素质……
……
言归正传,在进一步仔细详谈之后,伊丽莎白又敏锐地发现,虽然夏绿蒂对这位宾利先生的描述,似乎基本跟《傲慢与偏见》的原著内容一致,但也夹杂了一些小说剧情里没有描述的情况:
“……听说最近的伦敦出现了瘟疫,原本住在城里的达官贵人们,都在往各处乡下疏散避难,以此来躲开病魔的侵袭。这位租下了内瑟菲尔德庄园的宾利先生,眼下又赶回了伦敦,似乎是打算带上很多城里的绅士小姐们,一起来我们村里住上几个月,到时候想必一定会很热闹,有很多的舞会和宴会……”
“……瘟疫?!听上去似乎很可怕的样子。能仔细说说吗?”伊丽莎白赶紧露出害怕的表情,追问道。
遗憾的是,因为疫情还没有传播到身边,夏绿蒂的注意力似乎全都放在了那位宾利先生的英俊容貌和万贯家财上,对瘟疫的详情所知甚少,甚至连究竟是闹了什么种类的瘟疫都不清楚……
然后,结束散步回到家中吃晚饭的伊丽莎白,就将“宾利先生驾到”和伦敦瘟疫的消息带给了王秋等人,后者不出意外地同样没能引起重视——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没有疫苗,卫生状况糟糕,病人痊愈主要靠祈祷,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高达五分之一,一场感冒就能要人命,鼠疫、霍乱、麻风、梅毒、天花、肺结核……一大堆传染病长期流行,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更是各种病菌的集中营,三天两头闹瘟疫属于常态。
遥远中世纪那场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暂且不提,十七世纪前期消灭了伦敦四分之一人口的炭疽疫也不论,就在十多年之前,美国独立战争末期的1781年,英国就爆发过一场遍及全境的大流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病情严重。据说约有四分之三的英国人被传染,并逐渐席卷整个欧洲,甚至还传到了美洲。虽然相比中世纪时把欧洲变成人间地狱的鼠疫,这场流感已经是温和得多了。但死亡率至少也达到了一战末期那场西班牙大流感的程度,而且更要命的是无药可救——就算在现代,面对流感也只能以预防隔离为主,就像那场让人记忆犹新的非典疫情和之后一直仍在像幽灵般扩散的禽流感。而在连阿司匹林都没发明的十八世纪末,若是染上了流感就只能等待上帝的选择,要是再并发个肺炎、脑炎什么的,就更惨了……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本土这边堪称是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所以最后实在是打不下去了。)
由此可见,这年头的伦敦,时不时爆发一两场小瘟疫属于正常现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而且《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剧情舞台也不是在城里。与其关心这种远在天边的小事,还不如研究一下在《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剧情开启之后,如今这帮换了魂儿的班纳特姐妹们究竟该走怎样的路线,才能够多刷些积分……
但是,王秋和他的同伴们并没有意识到,如今爆发在伦敦的瘟疫,究竟有着怎样骇人的真面目。
而那位容貌漂亮、身家豪富的宾利先生,更是再也没有机会从伦敦回到朗伯恩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