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崇祯七年这场史无前例的“全民称帝运动”,一直在听闻各种相关消息的王秋,只是感觉非常有趣和可笑而已。因为在他的那个年代,中国已经很久没有皇帝了,甚至连皇帝这个名头也被宣传得彻底臭了。
根据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念,在眼下这种天下大乱的年头,什么天子皇帝和王爷都是一钱不值。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只要有块地盘,有点实力,谁有心思都可以当个皇帝玩玩。事实上,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帝王,比如说朱元璋、石勒、洪秀全之类,似乎同样也是这么过来的嘛,大哥也别笑话二哥啦!
不过本时空的明朝儒生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的心目中,皇帝这个头衔显然分量很重,要知道自从始皇帝的时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已经习惯了头顶上有个皇帝,认为自己生来就该“上保君王,下安社稷”,甚至无法想象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他们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但问题在于,他们更不知道的是,当遍地都有皇帝的情况下,他们又该如何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新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本,在东亚大陆这块地面上,无论那些番邦小国再怎么桀骜不驯,夜郎自大,但总的来说,就政治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皇帝乃是“天之骄子”,是至高无上的中央之王,皇帝这个头衔就代表着文明和神圣的守护者,面对周边诸国的君主,具有碾压性的号召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拥有了“皇帝”这个神圣无比的称号,谁就是主宰东方万邦的至高统治者。
虽然中原大地上每一次群雄割据的动荡乱世,都会让“皇帝”这个头衔的光环褪色不少。但随后出现的大一统盛世,又会让中华天子的皇帝权威变得熠熠生辉,仿佛耀眼不可直视的光芒,横扫整个东亚。
然而,眼下中国的时局却是格外离奇,整个传统帝国结构分崩离析的程度,比之前的五代十国还要更破碎。光是具备全国性知名度的皇帝,就多达十几个。至于各式各样的草莽天子,更是多得无法统计!
如此一来,中国皇帝的入门认证水准,就等于是发生了颠覆性地暴跌,已经不再需要讲究什么血脉和门第,甚至也不再是“兵强马壮者即可为天子”,而是真正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了!
而根据市场供求原理,一旦皇帝多了,肯定就不值钱了。想象一下吧,当未来的某位皇帝陛下,打着全副仪仗旌旗,前呼后拥,锣鼓喧天地招摇过市之时,某个街边看热闹的放牛老倌,却不以为然地说:皇帝算个屁呀,当年俺二大爷、俺三表叔、俺表姐夫、俺风瘫的五舅姥爷、俺堂弟家的傻瓜蛋儿子,都当过皇帝!要不是那会儿俺家里已经破落了,没钱摆流水席请客,说不定俺也能过一回皇帝瘾了!
——当老百姓普遍认为皇帝也就是那么回事的时候,“皇帝”这个名词的神圣光环也就所剩无几了。
举个类似的例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只要你声称自己是老板或总经理,大家都会立刻肃然起敬。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么……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阿猫阿狗,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老板或总经理了。
对于一心要“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的儒生们来说,如今这样天翻地覆的时局可真是日了狗了。
总之,在中原士人的一片思想混乱之中,传统封建帝制下的皇权神圣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
虽然作为一名穿越者,王秋对神州大地上这场轰轰烈烈的称帝风潮,基本上是抱着一种置身事外看猴戏的态度。但他发现华盟方面对这种群魔乱舞的事态,居然不仅仅是冷眼旁观,而是主动插手进去推波助澜,有意识地推动中国进一步碎片化的时候,终于也感觉到似乎哪里有些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