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顺便一提,为了表现孔府的“文气”,她被某个管事取了个“雅名”:瑶函。
对于戴二冬,或者说“瑶函”丫头来说,虽然给人当奴婢十分屈辱,但也正是因为被卖到了孔家,她才能熬过这个冬天,不用再担忧会被饿死冻死……
但是,貌似奢华富贵的衍圣公孔府,同样也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可怕地方。
……
——山东曲阜,是春秋时代的鲁国故都,孔子的故乡,也是孔子后裔聚居的地方。
山东曲阜的孔府,就是儒家文明的象征物。座落在曲阜县城里的孔家“衍圣公府”,占地一百多亩,一片乌乌压压的古建筑,三启黑漆大门,各类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说不尽的世家风范,数不清的奢侈风流。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巩固他们的封建专制制度,都利用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对孔子格外尊崇,对孔子的后裔也是“思渥备加”,“代增隆重”。汉朝以来孔裔的封号屡改,从封君以至公侯,自北宋开始,孔子的嫡系子孙便被册封为世袭的“衍圣公”,在曲阜城内建有规模宏伟的府第。
从春秋到明朝,二十多个世纪的悠悠岁月随风而逝,昔年钟鸣鼎食、名震一时的诸多豪门世家,从战国四公子到隋唐关陇八柱国,甚至还有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都已经在战火兵戈之中相继消亡。
但只要朝廷士大夫还要继续用圣人之道治理天下,山东孔府衍圣公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座上贵客。
即使胡人入侵,江山易色,也不会伤及孔府的毫毛——相反,越是胡人当国的异族王朝,为了麻醉天下的汉人百姓、笼络汉族士大夫,就越是要施恩于孔府,赐给孔家更多的官爵、田产和财富。
天下闻名的孔府圣门,独一无二的千年世家……
曲阜孔家,实在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贵族范儿”的家族。
而孔府上下也都对此颇为自傲,认为自己家族的血脉乃是天底下最最尊贵的存在。哪怕是天底下最尊贵的本朝皇室,在孔家后裔的眼里,也都只是“富贵不过二百年”的暴发户而已——孔府大门上那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对联,就是这种狂妄心态的绝妙写照。
千年传承下来,孔府里的各种规矩和忌讳,也是多得令人发指,甚至比皇室还要搞得更加夸张。
比如说,在孔府,对于男女关系有严格的限定,除衍圣公之外的成年男子是不允许进入内宅的,否则将被乱棍打死。而内院的女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得外出,否则同样要乱棍打死。就算是内宅里用的水,都不允许挑水工跨过内宅的大门,所以孔府里有一种特制的水槽,挑水工把水倒进外墙上的水槽,里面的丫鬟在院内的水缸里取水……至于从外面往内宅里送饭食、衣料之类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更是麻烦得要死,光是传话就得经过好几个人,其中万一出了差错,送错了东西,都不知道该追究谁的责任。
然后,在日常言语之中,那些奴仆婢女们也要遵守一大堆的规矩,比如忌讳说主人的名字,提起主人姓名里出现的字眼,都要尽量用别的说法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