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那些上等白人固然可以欣赏相对“高雅”的戏剧和斗牛,参加各种奢侈的舞会和酒宴。而绝大部分的下等白人、华侨与土著,除了参加乱哄哄的街头游行之外,就只能去看看相对廉价的斗鸡了。
帕里安区,马尼拉城外的华人聚居地,一大片竹木草顶的低矮建筑中,要数那座斗鸡场最是惹眼。在更北边的比农多区,还有一处主要供他加禄人使用的斗鸡场,不过要比这里的斗鸡场小得多,也简陋得多——这也反映了双方之间在财力或者说消费能力上的差异:从古至今,菲律宾的华人就一直比土著更富裕。
这座很有建筑特色的帕里安斗鸡场,初看上去,很像是一只东方富贵闲人养鹦鹉用的大竹笼,四周遍布格孔,即使从外边也大致能看见里面的动静。场内的四周用木板拼成三层楼座,中央是一个圆形的斗鸡擂台。圆锥形的顶棚也是用竹子编成的,为了采光和通风,上边还开了几个天窗。每逢热带暴雨突降,来不及关上天窗的时候,擂台上的斗鸡和楼座上的观众便一同成了落汤鸡。尽管如此,每逢举行斗鸡比赛时,这个大号鸟笼里面依然是一座难求。每位看客都需要缴纳一个铜子的入场费,整个最多能容纳五百多人的斗鸡场,总是坐得满满登登,外边还站满了挤不进来的人——大群的土著、中国人、混血儿还有欧洲白人把这里变得人声鼎沸;再加上满坑满谷的公鸡,喧嚣的啼叫声一直是此起彼伏,响彻场内场外。
在这一片闹哄哄的喧嚣之中,唯独斗鸡的擂台上全无动静,一名身穿绸衫的中国人,也就是斗鸡比赛的裁判,在擂台那里走来走去,收集看客们的赌注。似乎是受到气氛的渲染,观众们抛出了大把的银币,以及整块的中国银锭,甚至偶尔还会有装在小布袋里的一袋袋砂金。裁判将这些赌注一堆堆地分放在斗鸡场的砂地上,观众们则热烈地讨论着前一场的胜利者,为本次谁的公鸡会赢而争相下着赌咒。
然后,终于有两个他加禄人“鸡仔”上场了。很明显,他们都是斗鸡这一行的老手,轻轻几下逗弄,两只公鸡便羽毛竖直,冠子发紫,怒不可遏,大有一决生死的架势。观众席上立刻喧嚣一片,群情激昂。
“……再押一百比索,押那只黄的!”一个穿着船长服装的欧洲白人大喊着。这个声音就像岸边落下的一块巨石,激起无数浪花——人们骚乱起来,你呼我应,互相伸出手或者拍着肩膀,表示要追加赌注。
面对着一阵阵喧哗的声浪,早已对此视若无睹的“鸡仔”们,只是淡定地从鸡爪上摘下皮套,露出装在腿胫后的锋利刀片,看到这样的情形,全场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然后,伴随着一声锣响,裁判做了个手势,双方“鸡仔”同时放出了公鸡。
只见这两个小小的斗士撒开颈毛,压低脑袋,虎视眈眈地对峙了许久,突然间一跃而起,互相飞扑过去。而那位押了重注的船长,则发出了一阵野兽嚎叫般的欢呼……片刻后,两只公鸡回转身来,俯首弓身相对而立,又猛地撞在一块儿,如此厮杀了三四个回合,一片片鸡毛四处飞散。黄鸡从对手的头顶上一掠而过,用爪子狠狠抓了一下;与之对战的白鸡也不示弱,反扑过来,一脚就把对手蹬了个趔趄。
看到自己下了注的黄鸡似乎不太给力,白人船长立即开始气急败坏地谩骂起来,直到黄鸡重新站起,以加倍地凶猛扑向敌人,船长才重新站起来,挥动胳膊大喊大叫,同他一起对黄鸡下注的观众们也齐声喝彩。但此时已经什么都分辨不清了,战斗进入混战阶段,斗士们咬住鸡冠扭成一团,忽而这个倒下去,忽而那个又被撩翻在地,到处是沾着血迹的鸡毛,混合着一团团沙尘腾空而起。
与此同时,在斗鸡场的最高一层台阶上,有一个身材削瘦的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他全身都裹在一件黑色的斗篷中,打扮得像个修士,并且不与任何人打赌,身边站着一个肌肉发达的菲律宾仆人。总之,这个黑衣修士和他的仆人都不怎么关注斗鸡擂台上的情形,倒似乎对那个狂热的白人船长颇有兴致。
只见那个白人船长正把痉挛的拳头举过头顶,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叫——他下了重注的黄毛斗鸡已经侧身翻倒在地,虽然好不容易又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拐一拐地逃走,可是没几步又栽倒下去,只能拖着翅膀,在砂地上缓缓蠕动,在地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血迹,宛如斗败的古罗马角斗士一般。
看到斗鸡擂台上胜负已分,围观的人群再度喧腾起来,有的笑逐颜开,有的脸色煞白,但也只能默默无言的将自己的赌注交给赢方。战败方的主人低着头拾起了他的黄公鸡,“……把它做成凉拌菜!这混蛋坑掉了我的三百比索。”输了三百比索的白人船长对那只垂死的斗鸡吼叫着,狂怒地挥舞着拳头。
直到下一对公鸡武士登场后,他的狂躁才稍见平复。而其他的观众们更是群情沸腾,因为新来的两只斗鸡较前几对更高大健壮。当两个他加禄人“鸡仔”给斗鸡装上刀片时,观众席上一片喧嚣,赌棍们又纷纷掏出了赌注。“……三百比索!”输红了眼的船长把一个口袋高高举起,“……一次全押给红的,它准能干死那只灰的!”观众们的喊声变得更嘈杂了,很快又在擂台周围重新垒起了一堆堆高矮不等的赌金。
遗憾的是,这位船长再次押错了赌注——在一番激烈的搏杀之后,银灰鸡一个飞踢把刀片深深刺入了火红鸡的心口,让后者当即就栽倒了下去,成为一团微微蠕动的肮脏毛球,嘴里还冒着血……
精彩的比赛至此落幕,谁也没注意第三层楼座上的黑衣人什么时候离开的。人群沉浸在一片狂热的喧腾中,继而还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那位白人船长由于激动过度,踩断了座板,从楼座上滚了下来。他很侥幸的没有受到身体上的损伤,却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和那些被他压伤的人一齐发出痛苦的呻吟。
一个小时后,输光了最后一个银币的船长,摇摇晃晃地走进巴石河码头区的一间酒馆,掏出些铜子儿要了一大杯椰子汁酿成的土巴酒——这差不多是菲律宾最廉价的酒精饮料,然后边喝边咒骂着命运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