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再接下来,又一件更不科学的事情,也跟着发生了:

他们发现了一个会飞的人!

面对出现在空中的这个“飞人”,很多水手都被吓得跪倒下来,匍匐在甲板上,用最谦卑的姿态表达自己的敬畏和恐惧。即使是以李毅上尉为首的东岸国穿越者,也是一个个腿脚发软、思维凌乱。

而这个“飞人”还在“斩波”号的上空慢悠悠地盘旋了一圈,并且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汉语普通话向他们如此喊道,“……你们已经进入本市的辖区,请表明你们的身份,先生们!还有,欢迎来到澳洲!”

……

大半个月之后,这一年在公历上的最后一天,1631年12月31日

李毅上尉站在刚刚开始重建、一片尘土飞扬的中南市街道上,看着铲车、叉车、手推车在沙土路上来来往往,波兰大鼻子、非洲黑叔叔和印第安壮汉(东岸国探险队成员)喊着号子架设柱子和木梁,然后伴随着一阵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辆好似小山一般的钢铁怪兽嗷嗷叫着从路上开了过来。好吧,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将近四百年后中国陕西出产的重型卡车,绝对能够称得上是钢铁怪兽。

——在彼此接触了这么些时日之后,来自南美洲东岸国的穿越者们,已经对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穿越版澳洲人”基本恢复了淡定。毕竟,类似这样的惊骇和震撼,在几年前得知北美洲另一个穿越者集团存在的时候,他就经历过一次了——既然北美的纽约曼哈顿能冒出个牛皮哄哄的“华美国”,那么在澳洲西北的德比港,又为什么不能出现一群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摩登澳洲人”呢?

当然,淡定归淡定,但该兴奋的还是要兴奋的——虽然预定中前往中国招募流民的旅途,估计是要半途而废了,但他们此次在澳洲的发现,却足以弥补任何损失:且不说若是能够把那艘满载排水量高达一万多吨的现代大帆船给拐来的话,就会让海军的头头脑脑们为之疯狂。光是这一百四十多个穿越者同胞,如果能够把他们忽悠回东岸共和国的话,就绝对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远远超过一千个明朝移民的贡献。

事实上,即使只是这个被“穿越版澳洲人”视为苦地方的中南市(后世的德比港),在东岸共和国海军的眼中,也是一块很不错的航海中继站、加煤站和前进基地:有可以提供木材的树林,有可以牧马放羊的草原,有可供耕种的谷地和溪流——虽然水资源估计最多只能维持数万人的生产和生活,但对于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来说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是还有已经被开发出来的煤矿、铜矿、银矿、铁矿……目前先后抵达金湾的“破浪”号和“斩波”号上,就装满了“澳洲人”之前开采的优质煤炭。

按照此次东方探险队长李毅上尉最完美的设想,最好能把这一百四十多个“现代同胞”统统忽悠回东岸,同时当然也要把满载排水量11000吨的现代五桅智能控帆大帆船“中远星”号给弄回去——如今这会儿的世界上,“中远星”号的吨位恐怕能称得上世界第一!把它挂上红底双剑苍鹰旗改成海军旗舰的话,绝对气派得不像话!此外,这艘船上载着的数千吨各类现代金属制品,也是东岸国上下都相当垂涎的玩意儿——很多合金在如今的这个世界上,哪怕有再多的钱都没处买啊!

至于这座中南市,则由他从马达加斯加带来的那些黑人民兵和欧洲移民接手管理。“澳洲人”捕获的土著奴隶当然是继续在这里劳作到死。而那些跟“澳洲人”呈现平等关系的波兰大鼻子,则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想去东岸的就去东岸,想待在这里的就待下来……反正东岸那边一向都缺少劳动力。

可惜上述拉人入伙的忽悠计划暂时还无法实施,因为“中远星”号被雨季的洪水给冲进了泻湖里,除非挖掘一条通往外海的运河,否则就得等到下一个雨季水位上涨之后才有可能出航——按照双方穿越者计算出来的工程量,想要在湿软泥泞的滩涂上挖出一条这样的运河,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不管对这艘满载排水量11000吨的“中远星”号有多么眼馋,李毅上尉都只能暂且稍安勿躁,先跟船上的一百四十多号“澳洲人”达成合作协议,利用探险队携带的谷种和菜种,让中南市的田野得以播种上土豆、番薯、小麦、水稻、葫芦、番茄、辣椒、黄瓜、卷心菜、空心菜等等作物。此外,探险队还很大方地直接拨给了“澳洲人”们足足二十多吨面粉,让这些早已吃腻了袋鼠肉的可怜人喜笑颜开。

但尽管如此,关于收编澳洲穿越者加入东岸国的事情,暂时还是没有进一步的进展。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李毅上尉的级别实在不够,没法对澳洲穿越者的收编后待遇问题作出什么可靠的保证——双方都是奸诈的现代人,都知道底下小鬼的随口忽悠,上边的大佬未必会认……所以光靠李毅上尉是谈不出什么来的。

——那些“澳洲人”对于东岸国收编之事的态度就是:可以考虑,但请换一个说话管用的人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