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九月的海南岛,天气依然十分燥热,太阳热辣辣的,即使有草木遮阴,还是让人汗流浃背,但郭逸却是眉头紧锁,对酷热丝毫不以为意——因为他对这个基地看得越久,心中的疑团就越重。

粗看上去,这个民兵训练基地似乎相当的老旧,多半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中间的一栋办公楼稍微新一点,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门房里有两个老头在聊天抽烟,看起来真是要多正常就有多正常。

大门后面的操场上,可以看到一些穿着草绿色作训服的队伍,分成几批在做队列训练。这个倒是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有几排队列的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短竹竿,还有人挎着军鼓,虽然距离太远,不能听见声音,但可以看出这些人显然是在按鼓点的节奏在行进,一会队列展开成横队,一会成纵队,忽然又变成方队。接着,前排的人又半蹲着把竹竿斜刺向上,后面的人则站着把竹竿平举,摆出一幅奇怪的姿势来。

这是在干什么?郭逸回想起自己参加过的几次军训,记忆里的训练内容从来不曾有这些怪动作啊!

于是,他拼命的调节焦距,看到这些人接着做出一整套动作来:摆弄竹竿,从胸口摸出什么来,放到嘴边做咬状,然后在竹竿顶端摆弄一番……他越看越迷糊――这些人除了竹竿之外,手里什么都没有啊?

“……怪事。”郭逸嘟哝了一句,看不透这些鬼画符式的动作到底是什么用意。便把望远镜移到训练基地的其他地方,沙坑旁,有一群人正在练习徒手搏击,当中的那个教员模样的人,显然是野战部队出身。职业军人的那种千锤百炼出来的身板和气概,即使距离很远也能感受得到。更远处的码头上堆了许多铁桶和角钢之类的东西,有些人正在焊接什么,弄得火花四射。基地的码头上,还有二艘搁在艇架上的小划艇。

“……这个见鬼的德隆公司,还有那个生存狂人文德嗣,到底是在搞什么妖蛾子……”

郭逸趴在山上,对这个基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失望地收起了望远镜,除了越来越大的疑团,什么也没得到,心里郁闷透了。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智商,从事特殊工作的这些年来也耳濡目染过不少事情,一般的事情到他手里用不了多久就能估摸个七七八八。但是眼前这件事情,却让他至今尤在迷雾中。

之前已经有人调查过该公司老板文德嗣的材料,并且挂在内部网络上供众人传阅。在郭逸的眼中,这是一个普通到没什么特点的小人物,现年三十多岁,曾经是几家企业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收入不错。平时喜欢旅游,对历史和军事都有很大的兴趣,业余时间还喜欢搞点手工制作什么的,并且是个野外运动和武器爱好者,还是什么“生存狂人”,一天到晚准备挖洞过核冬天――大概他家里储备了许多罐头食品吧?

从目前搜集到的情况来看,他的这个“德隆公司”是有点可疑,采购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从食品到机械到建材都应有尽有,还很奇葩地搜集了不少早已淘汰的落后技术资料,但没做出什么有碍社会安定团结的事情,也不像是在搞什么邪教的模样,更谈不上武装叛乱——通过内部资料,郭逸略微知道一点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那些“圣战训练营”是什么模样,总之绝对跟眼前的这个训练基地完全不一样!

“……基地里大多数都是北方人,跟新疆方面和香港那边的‘港灿’们似乎扯不上关系,再说香港那些连绝食都要轮流来搞的娘炮大学生,恐怕也不会有发动武装叛乱的勇气吧!即使是那帮煽动‘香港建国’的脑残混蛋要搞集训,也应该是训练如何喊口号、游行之类。哪有像这个基地里的奇怪搞法?!”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调查让郭逸感到极度的困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一度想要放弃这个莫名其妙的案子,偏偏又不甘心,怎么都想要做出点事情,好向老爸证明一下自己的本事,最后只得下定决心再冒一次险:“……在外边恐怕是看不出什么了,还是潜入进去再试试吧!”

……

另一边的民兵训练基地内,策划了此次集体穿越行动,并且自封“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德隆公司老板文德嗣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他此时正坐在遮阳伞下,皱眉审核着一位刚刚从网上招募到的新人。

在他的身后,一群人正在练习近代火枪兵“排队枪毙”的步骤——取枪下肩,咬开纸质定装火药筒,往枪膛填药,装子弹,最后扣动扳机射击……当然,由于眼下还在治安良好、枪禁甚严的国内,实在不方便拿出火枪亮相,哪怕只是古老落后的前装燧发枪,所以只能给每个人发一根短竹竿权作代替。

眼前这位新人的名字叫黄石,原本并非很符合要求,文德嗣主席审查着黄石呈上来的资历表格时,觉得他具备的长处只有两点:一,苦练大字十五年,写得一笔好字;二,身高一米八五,体重接近一百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