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犹如突然袭击的暴风雨一般,王秋一张嘴就将成串的噩耗丢向众人,“……当然,日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首先是西面的东京都——东京大学的一座实验性核反应堆,已经在核弹袭击中被打爆,把放射性物质洒向了全东京二十三区。然后是北面的茨城县,已经停堆但尚未拆除的东海第一核电站,这座技术落后、设施老化的陈旧核电站,也已经开始出现泄漏……眼下的床主市,已经被核污染区包围了!但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事情——更大的麻烦在于,在日本的国土上,从北海道到鹿儿岛,还有另外大约六十个公开的发电用核反应堆,以及不知多少秘密的核试验设备,以及好几座规模不小的核废料处理工厂……诸位以为,在当前这种全面崩坏的末世里,它们这些核设施还能平安无事地坚持多久?”

……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狭小、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在这片总面积大约三十七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足足一亿四千万名日本国民,就人口密度而言,是中国的好几倍。

其本土在古代曾经十分丰饶的金银矿脉,如今早已枯竭,除了森林资源因为环保得力而还算丰富之外,就只有为数不多的铁、铜、煤与硫磺出产,其余资源或是数量稀少,或是开采困难,均需从海外进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迅速成为发达国家,随着日本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内的资源短板日趋显著。与其他资源相比,日本最需要的就是能源。直到21世纪初,日本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为了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日本政府一贯非常重视发展核能。因为本土没有铀矿,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想方设法的从其他国家进口核原料,在国内修建了多处核原料的储备基地。在21世纪初,日本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核原料储备国,囤积的核原料可供全国所有核电站使用数百年!

在囤积了大量核原料的同时,日本还是世界上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到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核电站的发电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电量的80以上,而排第二位的法国仅占67……这么多座核电站挤在日本列岛的狭小国土上,其密度可想而知。而且,因为国土过于狭小,所以日本的核电站只能建造在距离大城市不远的地方。如果反应堆泄漏,出现放射性污染,一亿四千万日本人根本无处可逃,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但问题是,在如今这个丧尸狂潮+全球核战同时爆发的双重末世之中,在日本政府都已经崩溃覆灭的情况下,这些核电站若是全都还能够平安无事地继续正常运转……那才是不可思议的怪事呢!

“……那个……虽然现在政府已经崩溃了,但前几天不是有自卫队被派去接管各处水电设施了吗?我想他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就会将各处核电站紧急停堆的。想来除非被导弹直接命中,否则应该问题不大吧?”

小室孝有些困惑地挠了挠头发,举起手来发言——这位勇敢的少年一直顶着辐射和丧尸的威胁,在这座末日之城的街道上拾荒……或者是打劫,半个小时之前才刚刚回来,所以对之前的一些事情不太了解。

“……小室同学,请不要对自卫队的能力抱有过高的期望啊!被派去接管茨城县两座核电站的自卫队员,眼下都在这儿呐!他们乘着快艇刚一登陆就被大批丧尸围攻,根本没能突破进去,便吓得落荒而逃,然后又在海上不小心弄坏了引擎,漂了足足三天才在床主市靠岸……而乘坐直升机去福岛核电站的自卫队员则更惨,刚刚从东京湾出发不久,就遇上了核爆冲击波,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挣扎着飞到了我们这儿……”

哆啦a梦叹了一口气,插嘴进来,“……而且,小室同学,核电站可不是摩托车,只要拔下钥匙熄了火,就能丢到一边不管的。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核电站的封堆可是一项繁琐至极的大工程……”

——嗯,首先需要科普一下,现代世界所谓的核子发电,通常并不是直接把核裂变的能量变成电能。而是像一个特大号的茶炉子一样,利用核裂变的热能把水烧开,然后拿高温蒸汽驱动蒸汽轮机来发电。

为此,工程师们需要把以含铀粉末为主要原料的核燃料,烧结成二氧化铀陶瓷芯块。再把它们装进细长的锆合金材料套管里,变成一根根的核燃料棒。在进行发电时,就将棒子往反应池里插进去。想多发出一点热量,就把燃料棒就插得深一点,想要降低发电功率,就把棒子拔出来一点。而这一切都需要电力。

简单来说,就是核电站本身也是需要用电的,哪怕已经停堆不发电了,也一样要用电不能少!

如果在此过程之中,整个核电站一不小心彻底断电了的话,那么核反应堆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嗯,以我们这个世界的福岛核灾难为例吧,事实上,在那场东海大地震爆发的第一时间,福岛核电站的几个核反应堆就已经紧急停堆了。但问题是,即使已经完成了紧急停堆,整个反应堆因为自身衰变而不断产生的余热,仍然需要想办法冷却掉,否则的话,光是这些热量就可以使堆芯温度飙升到上千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