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页

单纯观照、复刻的记忆,霎时间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余慈微笑,这代表着:

黄泉夫人向他放开了一切秘密!

第111章 镜中缘起 短兵相接

相对于之前因观照大千而摄入的巨量记忆,“还原”过的信息给人的压力反而没有那么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黄泉夫人完整的记忆,绝大部分也都是极度理性的模式。

很多时候,思维的作用都是“简简单单”地将前后的记忆连接贯穿,分门别类,但世事的真实,往往也就是隐藏在千头万绪的场景情境之中,仅仅是顺序和类别的调整,就足以说明一切。

这般纯粹的理性思辨,给予记忆信息以条理——不只是简单的时间流程,而就像余慈刚刚所感受的那样,成网成链,结构谨严。

也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又谈何情绪?便是有,也在那诡异的“平均”中消磨掉了。

正是因为如此,黄泉夫人仅有的几处情绪波荡的记忆,除了年幼时期以外,都有了特殊的价值,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节点。

那往往就是在极其特殊的、危机的时刻,或者是最关键的转折点上。

余慈借此抓住了几个线头,比如说:

黄泉夫人成为照神铜鉴的主祭之后,观照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里面,最深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曰:照神铜鉴!

进一步解答则是:照神铜鉴中那一个“幽灵”。

在纯粹的观照记忆中,没有体现这个关键的细节,只因为这份记忆更像是一份儿虚无的梦境,或者是灵光乍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