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页

问镜[校对版] 减肥专家 1426 字 2022-11-05

虽是白日,那一颗五帝座的中央星辰,依然闪灼醒目,但其光芒正飞速黯淡,实是寄托其上的生死玄机,正义无反顾地跃向无尽星空深处,往紫微垣进发之故。

原来,已经到这种程度了么?

磅礴星力终于反馈回来,其势如飞瀑急下,却没有天地伟力的冲击,而是与承启天完美交融一处,并直接渗入到三方元气固锁的本体中去。

东海之上,正瞑目调匀气机的幽蕊,忽然睁眼,取出怀中道意玉蝉,却见其形竟然发生了可以目见的改变,原本一半都在“壳”中挣扎的蝉形,此时只余尾部在其中,薄薄的蝉翼半曲,似乎下一刻就彻底张开,流动的光芒就像是壳中未凝的粘液,充满着令人惊叹的动感。

当年,朱文英为救余慈性命,以羽清玄交付的符箓,引他心神化入星轨,如今这些年过去,虽然也有感应,但对那遥远星空之外的玄妙,余慈还完全无法解析,神魂根本中缺失了最重要的一块,更是一种碍难。

分身风生水起,本体的根本修行,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看起来非要等到从星轨上回返,才能得以跃升,可若是在此期间,主副颠倒,又该如何?

但如今,通过超拔魔种,通过生死法则,余慈所有分离出去的“部分”,都彼此交感,气机互通,使得余慈的感应,似乎扩出无垠星空,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视角在天地法则体系中的层次,再度提升,这次却不再是神主的视角,好像天地法则的限制要更少一些,很有一些逍遥之感。

余慈知道,这是无尽星空中反馈回来的星力,暂时冲高了他的感应层次,让他体验一把那些大能修士的境界。

但他的注意力却没有在上面停驻太久,却是很古怪地又想到了罗刹鬼王。

在感应、应用天地法则之事上,余慈曾经的感觉是“渔夫撒网”,自认算是比较贴切的形容了,可罗刹鬼王现身说法后,还有这一次对比验证,他忽然觉得,用“蛛网”来形容,果然是更恰当许多。

就像蜘蛛居于蛛网中央,通过蛛网的震动进行感知,利用蛛网的粘性捕捉猎物,而在这一切之前,则要有一个“织网”的手段。

余慈以自身为例,觉得所谓的“织网”,就是将那些有用的、足堪运使的法则视为“蛛丝”,通过种种操控,在本就层次繁复,彼此交错的天地法则大网中,重新编织一张专属于他的“蛛网”。

至于“有用的、足堪运使的法则”标准,一方面是染化、种魔等手段涉及的那些;另一方面就是染化的眷属密切关联的那些。

在这个意义上,染化的眷属越大量,染化、种魔的手段越丰富,其关联、可用的法则丝线就越多,由此提升到极致的话……理论上,整个天地法则大网,都要为神主所用。

是这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