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一定!!”
“那……你知不知道书什么时候出?”王怜怜语气变缓了,“你要是跟上次一样胡说八道,我可不饶你!”
“嗐,我哪儿知道书什么时候出呀。”小刘很委屈,“我老婆天天泡在批发市场,就为了等《青春日记》的下,不光你来问,到我这儿来买书的,十个里有八个要问我《青春日记》的下到了没有,连不买书的都来问,合着我这书摊不是我的,纯粹是给阿疯开的。再说,不光你着急,我也着急。我也是阿疯的书迷,我也想知道后边到底怎么样了。可书没出,我也是干着急不是?”
“你是卖书的呀,就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这……消息倒不是没有,可没有有用的消息。”
“那是什么消息?”
“所有的消息就是三个字:没消息。我们这些摆书摊的找批发商,批发商找出版社,连出版社的电话都打爆了。现在,天天有一群人围在出版社,就为问《青春日记》的事。最倒霉的就是出版社了,据说已经把阿疯的版税提到百分之三十了,白搭,连阿疯的人都找不着。”
“不会吧?”
“谁说不会?说起来阿疯这人也真够神的,本来是不出书,一本也不出,让我们这些卖书的只能卖盗版,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本接着一本的出,连没写完的也出了。说是急着用钱吧,现在版税也调高了,可又找不着人了。”
“总不能真没人知道阿疯到底是谁吧?”一提起阿疯的事,王怜怜兴致就上来了。
“你还别说,就是没人知道。这不,”小刘从旁边拿起一张报纸,“你看,《青春日记》已经入围今年的‘千秋文学奖’最佳小说的评选,评奖委员会要求阿疯联系,正常渠道找不着人,居然登报了。从来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事。”
“那阿疯肯定该露面了吧,‘千秋文学奖’可是公认的中国文学最高奖。”
“难说。”小刘摇摇头,“要是别人还好说,可阿疯……你也知道,我是卖书的,又爱看书,见的书可是不少了,从来就没见过这号的。你说,《青春日记》有什么好的,写中学生的小说,还是日记体的,换了别人写,别说象现在这么火,看都没人看,可我居然拿起来就放不下,这个人,可不简单。”
“当然!”听见有人夸阿疯,王怜怜高兴了。
“王家妹子,我说的是阿疯,你高兴什么?”
“啊?……不听你胡说八道了,你可记着,要是书到了,先给我留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