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按照苏林现在对于吴国的贡献,以及重新定义了吴国的孝道基础来看,担任这个礼部尚书还真不为过。就是文位真的是太低了一点。
一般而言,只有通过了国试以后,成为了进士。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一国的朝堂当中,举人都只能够靠功名换取一些州府当中的副职官职。
举人当尚书,闻所未闻,就算是其他的八国,也根本没有先例过。
“万万不可啊!陛下,一国六部尚书,乃是国家最根本和基础的职务部门,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怎么可以交给一个举人来管理呢?饶是这个举人是苏林这样的天才,也不能如此儿戏!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首先说话的是太傅方正心,他虽然现在也见识到了苏林的天才,不过,国家政务大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臣附议,陛下,苏林还只有十六岁。文位也太低了,实在不宜……”
太师吴进也没有多想,便附议了。这和他是不是看好苏林都没有关系,主要是国家机器的运转,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以苏林的阅历和思想文位,根本不可能胜任的。
“的确,陛下,苏林年幼,还应该多多历练。况且,陛下之前的圣旨也只是招苏林进入国子监当中学习和历练,并没有打算要授予官职的。还请陛下三思,且让苏林再历练几年,等到文位至少成为进士了之后,再来授予官职,为国效力。”
就连刑部尚书苏近也不得不出面附议道,不是他不想自己苏家再霸占一个六部尚书的位置。而是苏林现在实在是太年轻了,并且风头也太盛了,就算可以做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也避免不了许多麻烦。
而那些赵家和冉家的官员,更是反对的声音如潮,满朝文武当中,几乎就没有一个是赞成苏林出任礼部尚书的。
第三百四十一章 苏林封爵(下)
“是朕太过于想当然了……的确,苏林的文位实在是太低了……还是继续在国子监当中历练吧!等你的功名和文位都足够了,朕再授予你官职。不过现在,倒是也足够给你封爵了,公侯伯子男,苏林你的贡献已经是我吴国有史以来最高的了。朕最多也就只能给你封一个国公的爵位了。”
国君孙建实见成功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礼部尚书赵田身亡的事情上引开了,便得以地笑了笑,然后才正式地说出来要对苏林的封赏,这也是在宴会之前他就已经想好的了,是时候该要给苏林封爵了。
其实国君孙建实何尝不知道,在举人文位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让苏林担任礼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务的。甚至于就是高于县令的官职,也容易遭人非议。不到进士的文位,想要在国家当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其实并不容易。
而他真正这么说的用意很明显,只要自己这么一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从身死的礼部尚书赵田身上移开了,重新聚焦到苏林的身上,便再也没有人会去深究赵田的死因了。
当然了,这也是国君孙建实的一种手段,他这么一引开话题。就算是那些赵家一脉的官员,也没办法再将赵田的死亡和苏林联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