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主还没说啥,张春花先不乐意了,“胡说啥,你舅舅家里忙得很,怎么能不回家,咱们家里也没那么多铺盖。”
大龙忙红着脸应和:“对,我要回去的。”
林凤音觉得,是时候给婆婆点颜色看看了,“啪”一声放下碗筷,“铺盖不够我去买,家里没事回去干啥,我可是他亲姐姐,来我家想住多久住多久。”
这区别对待让张春花气红了眼,“冬梅回来咋不见你留她住一晚?”
“她要是回羊头村,随她住多久我没意见,可这儿是我家。”房子是她买的,吃穿用度都是她奉养着,这老太婆还想反了天?
当然是不可能的,她舍不得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
孩子去了学校,林凤音才有时间把弟弟叫回房,“说吧,怎么突然要去南方?”
大龙叹口气,“我这年纪,再不盖房子,可就难了。”
林家还住着二十年前的土坯矮房,别人家屋顶是瓦片,他们家的还是茅草,无论哪个年代嫁女儿都得看房子。所以林大龙单身到22岁无人问津。
“那他们呢?”
“姐说爸妈吗?”林大龙惊诧他姐对父母的态度,但不敢发问,只说:“爸身子骨不好,风湿疼得走不动道,妈……还跟以前一样。”
穷有穷的原因,刘巧花就是林家贫穷的根本原因。
林凤音想起她的臭毛病就来气,上次来华光村半天,居然把她新买的皮鞋,鸭蛋的零钱罐给顺走了。这都多大年纪的人了,还动不动就拿人东西,幸好鸭蛋不知道,她又给他重新买了个,不然她这当闺女的替她抬不起头。
“丢人!”
大龙也低着头不敢说话。刘巧花在村里可谓臭名昭著,今儿偷人玉米,明儿刨人土豆,一辈子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下作事,连带着儿女也被人看不起。
有这样的老娘还想娶媳妇儿?别人一打听都摇头,说家风不正。
现在,村里只要谁家丢了啥,都会找上他们家,甭管真假,都得他们赔钱,父亲又干不了活,他不出去打工,可就真没活路了。
“唉,我这次来,还想跟姐说个事儿。”他犹豫一下,确保没其他人进屋,才小声道:“正月里妈是不是来过一次?”
“她带回去一个存钱罐不算,还……还……”
“还什么你倒是说啊,急死我了都。”
大龙想了想,忽然换了话题,“姐是不是在跟一个叫张文顺的大哥处……处对象?”
“啥?!”
原来,自从见过张文顺后,刘巧花来赶集的时候专门跑他店里溜达过一圈,顺走些东西不说,还以丈母娘自居,常来蹭吃蹭喝。
“清明的时候,爸老毛病犯了,是张大哥帮忙送的医院,还出了医药费,我要还他,妈不……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