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连忙将三位翰林院官员扶起:“三位前辈对我这么个小辈,行如此大礼,真是折煞我也。”
其中一位为首官员笑着说道:“小夫子从天问书院学成归来,将来必定会成为我们大舜朝的顶梁柱,能够为小夫子带路,那自然是我们几人的荣幸呐。”
一听到“天问书院”四个字,围观之人顷刻间就炸开了锅。
“什么?我没听错吧?竟然是天问书院的学生?如此年纪,就能从天问书院学成归来了?”
“能够拜入天问书院,那定然是咱们大舜朝最顶尖的读书种子,而且年纪还这般小,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是啊,也不知道这位公子到底是京城哪户人家的。家族能够出现这样一位儒学天才,想来祖上阴德厚重啊!”
对于四周更加惊奇的目光,宋辞依旧没有丝毫在意,而是对着三位翰林院清贵说道:“三位前辈,请稍等片刻,我要先去见一位故友。”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之中,宋辞看向了不远处的一道身影,一袭青衫,背着把长剑,江湖气息浓郁,正是赶来此地的苏青阳。
“苏大哥。”宋辞笑着打了声招呼。
苏青阳闪身来到他的身边,围着他打量了一大圈,才啧啧称奇道:“这才多久未见,怎么就成了天问书院的小夫子了?”
宋辞闻言,不免想起自己那位医道师父,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落寞,但很快恢复如常:“侥幸而已。”
“侥幸?”苏青阳撇了撇嘴,“你还没回京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说了你的大名,说是近日会有一位儒家天才回京,我还在猜想着到底是何人。谁能想到,竟然会是你这个小馋虫。”
苏青阳刚说完,就有点后悔了,此处人多眼杂,自己见到故友,一时间太过高兴,倒是忘了此时的场合了。
宋辞对此倒是并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并未答话。
苏青阳一把搂住宋辞肩膀,说道:“走,时间正好,去我那酒楼喝两杯,正好为我送行!”
宋辞并未拒绝,而是诧异道:“怎么,你这么快又要走了?”
二人一边闲聊寒暄着,一边走向了天阙楼的方向。
只留下那三位翰林院的高官,大眼瞪小眼,一时间不知所措。
毕竟,宫里的那位,可还在等着这位小夫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