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门绕了一圈才到了供销社,闫安站在柜台前看了好一会儿,因为票不多,纠结了好久才决定,买了棉花和一个铝盆,盐糖等必需调料和袋装饼干,将自己带来的票全都花完,算是满载而归。
出了供销社的门,她感叹:钱可真是不经花!
第8章 野猪
往约定汇合的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接下来该靠什么再挣一笔,闫安隐约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一些事儿,但是一直没想起来是什么事儿。直到她看到了不远处的邮局,这才想起,自己忘了给家里写信去了。
这时候的信件是要花邮票的,邮局会发放到个人手上,可因为石头村距离比较远,一般一个月只去一次,若是着急就得自己到镇上邮局来取,或者托人帮忙带。
显然,闫家爸妈给闫安写的信,已经在这儿躺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闫安深深叹了口气,快速跟柜员领了自己的信件,看完之后挑着一些回信。三分钟不到就解决了这件事,当然,一同寄出的还有她从刚刚买到的糖果和饼干。走出邮局的闫安盘算着时间,看来入冬之前应该还要再来一趟。
汇合的时候,她有些心不在焉的,荷花婶听说她拿到了家里的来信,心中了然。原先她对村里的知青们是敬而远之,但是闫安硬是打破了她的偏见,如今就住在家隔壁,更是叫她看到了这孩子身上的品质,对她的喜爱更深。
眼下见她思乡情绪泛滥,自然是更加怜惜,看着她一直静默,便出声安慰道:“想家了吧,你这孩子才多大,来了之后还病了一场,想家也是正常。不过既然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也没办法改变,还是要好好适应村里的生活。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别跟婶子客气。”
这倒不是开玩笑,要不是真的觉得闫安人不错,这样的话她也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荷花婶有时候跟寇奶奶聊天的时候也感慨良多,租了这个房子出去,除了每个月能收到五块钱之外,几个孩子也跟着闫安学了不少东西。
她也是等闫安住过来才发现,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而且斯斯文文的,但是手上是有真本事的。无论是打猎还是药材采摘炮制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有些地方表现得比隔壁村的那些老道的猎户还要厉害一些。
就这么几日的时间,豆丁跟着闫安认了不少药草,上回她嘴里长了个泡,还是豆丁找来的草药给她煮水,喝了两次居然就好了。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么一件事,儿子能学到本事,最高兴的莫过于荷花婶了,对闫安更是照顾。
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闫安只能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出来,对着荷花婶说到:“就是看到家里来了信,有点想家了而已。现在搬到大头爷爷家里住,比之前挤在知青院好多了,而且入冬了事儿也少,明年开春我肯定能适应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