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朝英那边怎么样了?还顺利吗?”

苏采青将寻找合适的店铺的事情,交给了王朝英和苏小壮。

苏小壮在上海市区到处转的次数多,对路线熟悉,对商业板块的人流量和商业繁荣程度也有一定的了解,王朝英更能够明白苏采青的意思,知道她所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地段。

这两个人合作起来,才能找到苏采青想要的门店。

“找了两个,我们准备再观察一下人流量和附近的商业情况。看看符合不符合要求。”

服装是个有点群聚性效应的产业,就是要一些店铺集中在一起,才让顾客有挑选购买的兴致。所以许多地方,总能看到一条街都是服装店,而且商场里,也是连着几层都是卖衣服的店铺。

聚集在一起,自然有竞争,但是同时也能满足客人们挑选的心理,形成一种规模效应。

所以女人一逛街,就想买衣服。

一个孤立的服装店,生意反而不会多好。

刚开始,苏小壮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苏采青要找那种卖衣服的店多的地方,看了人*流量以后,他才突然明白了一些。

苏采青点头说:“这个事情不用特别急,慢慢来就行,地段是绝不能将就的。至于装修什么的,我们都可以自己改。”

苏小壮点头表示明白了。

吴厂长那边不动,苏采青也就不动,她甚至还抽时间回了一趟吉阳,主要是回去看看孩子们。

苏大壮瞅准了时间过来,和她说了一下乡下盖房子的进程:“房子的主体都已经起来了,过些天就能够吊顶了。吊完顶,房子主题就能完工了。我算了算时间,过年前完工,是来得及的。”

今年过年能够住上新房子,绝对是一件好事。

苏采青也很高兴:“那就好,孩子们早就都盼着了!爹娘和你们住上了大房子,我这心里,也就安心多了。”

苏大壮憨笑着说:“五妹你就是这么好。可你这儿的人,不比家里少,住着也挺挤的,有没有想过换个房子?”

这房子本来是够住的,可是家里孩子多。

举个例子,男孩的房间里有个书桌,是专门给张云扬看书学习的,可是他几个弟弟又常在房间里玩一些玩具之类的,非常吵闹。

“想啊,只是没看到过合适的。我想要的房子,可能得重新盖。”

苏大壮立马挺了挺胸膛,说:“我知道你忙得很,要是你愿意,我能来给你办这个事儿。”

大概是因为自家盖房子的事儿十分顺利,让苏大壮在搞工程的事儿,突然生出了许多信心,觉得自己也能够领着一帮人搞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