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恒也带过他父亲的话来,意思差不多。
苏采青点头:“准备好了。”
蒋校长说:“那就好。”
会议在市政府的大礼堂举行,到的人还不少,估计有几百人,进门会凭着邀请函书领一个红花带着,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
还有记者在门口拿着相机拍照,没想到梁启恒也来了。
“蒋校长,采青姐,你们来了!准备得怎么样?”
“我们准备地不错,你怎么在这儿?兼职记者了吗?”
梁启恒说:“怎么会?我只是来记录一下这个历史时刻而已。我给你们两拍照留念一下?”
苏采青和蒋校长都没拒绝,两个人就戴着红花并排拍了个照。
没多寒暄,跟梁启恒说了再见后,两个人一起步入了会场。
会场是大礼堂里,台上一排桌椅是给领导准备的,他们这些被邀请的与会人员则坐在下面。
蒋校长参加过这种会,有经验,对苏采青说:“这是按照姓氏笔画数排的,你靠前面一些,我靠后面一些。”
苏采青这才明白,默数了一下苏的笔画数,就去前面找了自己的位置。
第39章 拓展的人脉
这样严肃的会议, 绝大多数人都提早来了, 很快大礼堂里就乌泱泱一大堆人。
时间到了后, 领导们也准时地出现在了现场。
“今天,把大家邀请过来, 要讨论的问题呢,就是我们教育政策的问题。欢迎各位积极表达看法, 多多建言献策, 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现在呢, 我们先请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苏采青同志, 来了吧?”
突然被点了名, 苏采青忙站起来。
“好, 来了就好, 请她先给大家阐述一下自己的意见。”
领导没有废话两三个小时,就直接进入正题, 苏采青还有些没做好心理准备,幸好稿子是之前备好了的, 所以她意外之后, 很快就拿出稿子, 走上了前台。
在她上台后,有一个秘书模样的人低声对她说:“请控制一下时间,大约十五分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