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都好吗?”
“都好,我看家里收拾的挺有条理的,幺妹长进了不少。”
苏小壮顺口说:“那也是姐教得好。”
苏采青想了想,说:“也是,都是我的功劳,哈哈。”
见苏采青心情不错,苏小壮也放心了,知道她并不是敷衍说家里挺好的。
接下来,苏小壮直接给苏采青说了这个周末出货的情况。
生产一开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衣服被生产出来,然后被分别送往不同的销售点了。
这边的厂比吉阳的厂速度还快,因为他们生产效率更高一些。
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他们的机械设备更好,熟练工也更多一些。这样的富裕城市,就是有着这样的资源优势。
将近一周的时间下来,已经生产了好几批衣服出来,完成了不少经销商的订单任务了。
“就是这些天出货太忙了,我也没什么时间去看看销售情况如何,恐怕还是得你自己去看看。”苏小壮最后说。
去了解自己的衣服卖得如何,最好是能够听到一些消费者的评价,是苏采青的习惯了。
苏采青点头说:“我知道了,这事儿交给我。”
到了工厂,苏采青先拿到了这几天的出货单,以及送货单,检查的查阅过,确定没什么问题了,苏采青又继续抱着老七,去四处溜达了。
再看好些店铺,确实是挂出了采英的衣服,在之前卖的那些款式中,显得比较突出显眼了。
还有些商家,直接把彩英服饰作为招揽客人的重点,不仅把衣服都挂在显眼的地方,还有大字写着:“彩英服饰,新款上市!欲购从速!卖完难补!”
事实上,这样做也颇有效果,一些客人进店就问采英的衣服在哪里,不少客人试穿了感觉合身之后,就爽快付钱了。
看来,这不仅是那天遇到的两个女孩的想法,也是许多喜欢漂亮衣服的人的想法。
苏采青突然就觉得,自己底气足了不少。
这个时候,消费者还没被市场的各种陷阱套路过,显得单纯而朴实,认牌子就是她们非常普遍的做法了。
自行车有凤凰和永久,钢笔有英雄牌,相机有海鸥牌,这新出现的潮流想法,就是买衣服认采英的。
只有在这种刚刚发展的市场里,才能靠着不到一年时间的经营,就把品牌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可是,除了服装以外,其他的市场也是非常单一的,比如苏采青想要给孩子们采买点新的文具之类的,却发现铅笔和本子都长得差不多,在质量和外观上,没多大的区别。
第33章 想要的房子
文具的质量也不怎么样, 张云扬曾经抱怨说, 铅笔太容易断了, 他一天就削掉了大半根,非常影响他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