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出来以后,苏采青也没小气,特地流了一盘给大家常常味儿,每个孩子拿了两个,就跑出去玩了,手上的好吃的可是诱人得很。
从苏采青回来,全村的人都密切注意着这一家,发现这一家人真的是好吃的好喝的不断,他们家的那些孩子,穿的都要好多了,身上收拾的都要干净多了。
这一家人的变化,可真是大啊!
许多人家实在是好奇,便借了各种由头,跑来他们家串门。
乡里乡亲突然上门来,苏采青当然都要见见的,不过苏采青都注意问了孙细娥,这些人和自家是什么样的关系,处的怎么样,这乡下的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孙细娥见苏采青上心,不免也要给她说一说,这些年来,谁家和自家的关系不错,谁家和自家有什么样的过节,谁家和自家有亲之类的。
相对于城里那些关系,乡下的显得更加复杂。
尽管不太耐烦这些,苏采青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应付这些人。
这不,隔壁的李婶,拿着一棵白菜就来了:“这打过霜的白菜,清甜的,我家今天剁了一篮子回来了,给你家送颗吃。”
人家主动送菜来,不好不收,可是收了也不能白收,还得回点礼。
孙细娥正要用碗装点肉丸子藕夹之类的,被苏幺妹一把拦下了:“娘!人家就是故意趁着这个时候来的,一棵白菜换一碗肉,这人情也真是会做得很!回回都来占咱家的便宜!这次让我去!”
说着,也去角落里拿了两个萝卜,递给李婶说:“这萝卜炖汤也好吃得很!放点肉更是香的不行,李婶你也拿去尝尝。”
李婶看着那白萝卜,脸色不太好看,这时节,谁家没个白菜萝卜的。
等到李婶拿着萝卜走了,苏幺妹回到厨房里,孙细娥就说:“这样哪合适?人家也晓得咱们家有肉吃。”
苏幺妹说:“知道又怎么样?全村都知道姐回来后,咱们家顿顿吃肉,难道全村的人都要叫来吃饭啊?那个李婶也就是看准了你抹不开面儿,所以就来占这便宜。我呸!”
孙细娥显得非常不赞同:“你一个未嫁的妹子,算得那么清楚,做得那么厉害,回头给你瞎说一回,你嫁人就更难了!”
苏幺妹和苏根妹都有二十了,放在这乡下也算是老姑娘了,嫁人就是两个人的痛点。
被抓住了这个痛点,苏幺妹被说的无法反驳,苏采青说:“娘,你怎么从这儿说到那儿了?幺妹我看没什么不对,咱们总不能就这样让人占便宜啊!再说了,幺妹嫁人,我也要过过眼,把把关,要是因为信了李婶编排的话,就不要幺妹的人家,我还不放心幺妹嫁呢!”
苏幺妹连连点头:“就是!”
苏幺妹在城里呆了大约半年,见多了城里的繁华,甚至上海都去过,这些天和村里的小姐妹说起来,她们都惊奇的不得了。苏幺妹也自诩是有些见识的人了,这乡里汉子她还有些不大乐意了。
孙细娥一听,忙问:“你几个弟弟妹妹的事儿,你有主意没?”
相对于孩子们赚钱的事儿,孙细娥更希望他们尽快成家,娶媳妇的娶媳妇,嫁人的嫁人,她好了了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