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当然,老爷子还单独发了一条微播替杨轶澄清:“这确实是一个误解,熟悉杨轶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惫懒的人,别说炒作,就连普通的宣传活动他都不稀罕参与。作为《士兵突击》的原作者,这部剧开拍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他不想来,杀青记者会还是请了他好几次才能让他来到现场。试问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优秀创作者,怎么可能会做出更加出格的道德绑架炒作?”

如果说,杨轶和墨菲的自我澄清,并不太能够令人信服,那么陈风尘的发声倒是额外的有力量。

媒体上原本对杨轶的指责开始偃旗息鼓,反而,一些脑子灵活的记者,丢下了对杨轶新歌的报道,跑去京城找陈风尘。

陈风尘比杨轶好采访多了,老爷子被记者缠得没办法,便挑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媒体,接受了他们的专访。

在这个专访里,主要的话题还是《士兵突击》,但记者还是问到了杨轶。

陈风尘还是很乐意跟他们说起自己和杨轶相识的过程,毕竟杨轶和墨菲的关系都已经公开了,一些当初不能说的事情也不需要保密。

杨轶和陈风尘的相识,居然还是陈风尘亲自找上门!

这个大爆料让记者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起来,陈风尘可是大导演,德高望重,杨轶居然让他找上门。

还好,陈风尘也是深知一些记者们喜欢玩的弯弯道道,他直接把话讲透了:“你也别说是我三顾茅庐,当时杨轶还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去找他!我也是见到小杨的作品实在太优秀,担心会被别人抢走影视版权,便直接通过出版社要到小杨的地址,从而找到他本人。”

“说起来还很有意思,杨轶确实没有认出我,倒是当时墨菲也在,小墨唱过我一个电视剧的片尾曲,她把我认了出来!”陈风尘想起来,还忍不住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而且,看到杨轶的时候,我还有些惊讶,因为觉得创作得出《亮剑》这样作品的作者,应该是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对过去的战争历史比较有感触的老人,但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年轻人!年轻得过分啊!”

陈风尘有些唏嘘。

“那陈导,您对杨轶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因为他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所以很多粉丝们都很渴望知道真实的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记者顺着陈风尘的话头问道。

陈风尘想了想,说道:“小杨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无论是他的音乐创作,还是他的文学创作。对吧?这些不用我说,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我还想说,小杨他还是一个比较低调、努力的人,低调,这是我们现在浮躁的娱乐圈比较缺少的优秀品质。”

“所有人都知道,娱乐圈太容易赚钱了,中华大陆,有十几亿中华人,市场实在太大,蛋糕太大,随便分一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太多人涌了进来,但他们只是想赚钱,绯闻、炒作,今天炒小鲜肉,明天炒漂亮的小花,只要把流量炒起来,就不怕没钱赚。但他们能拿得出什么样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陈风尘早就对新世纪以来娱乐圈浮躁的氛围感到反感了,这回就借对杨轶的评价一吐为快。

“我不说别的,就说上个月很火的那啥《那一夜》,对吧?我有助理也在听着歌,那个词不堪入耳,完全不知道那个什么歌手是怎么样写得出这样的歌曲!你看我都不记得他的名字!”陈风尘说道。

鞠杰无意中躺枪了,而陈风尘更不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还是他正在大夸特夸的杨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