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警领着那为老不尊的黄板牙老头离开,叶知秋看着好几个男人想要把那块被她一巴掌拍弯的铁桌板掰回来,但因为力气不够的缘故,铁桌板总是掰回来又弹回去,她就上去帮了一把。
伸手握着铁桌板轻轻一抬,将铁桌板掰回原位后,她又伸手在弯折的地方摁了摁,铁桌板顿时平展如新。
她在一群男人震惊的目光中坐回原位,继续闭目养神。
没多久,乘警就带着一堆东西过来了。
“来来来,大家都认领一下,这些是从那位老同志身上没收出来的东西,大家看看是谁丢的?这个红头绳是谁的啊!还有手绢!手绢!上面用针缝了个鸭子的手绢!”
一个女同志看到那手绢,气鼓鼓地说,“那不是鸭子,是鸳鸯!鸳鸯!不过那老头子是啥时候过来的,我咋没发现口袋里的手绢不见了呢……”
等叶知秋睁开眼时,坐在她前排的那位老太太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位置上坐了一个不认识的人。
叶知秋挑挑眉,觉得回去得和林国栋好好说道说道,临海市只发展经济可不行,治安水平也得跟上来。
第75章 工农兵大学
叶知秋不知道的是, 她在京城、金陵、姑苏、江城、山城等地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严密监视着。
毕竟对于中央来说,临海市都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
中央之所以敢于在临海市试点, 一是因为有高人为叶知秋站台,说叶知秋是来自弥勒界的大才, 有来自未来的大智慧, 二是林国栋在七二六营的表现属实瞩目,同那些祸乱国-家根基的坏分子根本沾不上边。
但中央也不会对临海市完全放任不管, 任由临海市猥琐生长,万一长歪了呢?
从那份《批复书》下达的那天起, 叶知秋的一举一动就暴露在了负责监视她的那些人眼中, 她见了什么人,大致说了哪些话, 都被严密地记录着,悉数呈现到了领导的手中。
看着叶知秋东奔西跑就为了保住一些研究人才,领导都有点想笑。
“这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能让她每年都出来跑这么好几趟……难不成这场思潮运动还会更压抑?不然的话,怎么解释她这么着急忙慌地跑?”
“得亏临海市有高度自治权,外人插不进手去。不然就凭她这么做,用不了几天就得被拉去游-行批-斗剃阴阳头。”
“不过既然她这么在意人才,那就帮她一把好了, 有好些人没地方打发, 就打发去临海市,反正这临海市已经变成贫困县聚集地了, 让这些思想有点问题的人都去那广阔的贫困大地上发光发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