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所致。
故此,墨阳昭告万民,他将于壬寅年九月初一退位,迁入郊野行宫颐养天年,命嫡子墨漓继任大统,于壬寅年九月初九登基为帝,坐镇锦绣江山。
这诏书来得如此快,教百里九歌有些愣神。再细细一想,九月,不正是墨漪所说的三月之期吗?
百里九歌下意识的觉得,事情会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 墨漓劝了百里九歌不要多想,按照两人的约定,墨漓带了妻女去桂花村。一家三口在桂花村过了两日悠闲快乐的日子,百里九歌和衿儿都尝到了墨漓做的鱼汤,更是买了两百斤的桂花糕,临走的时候,
不得不让御雷去宫里再调一辆马车来运。
壬寅年八月初七,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
周国东南边境处,恢弘的行宫已经大体落成。工匠们正在沥粉贴金,往梁柱椽檩上描绘彩画。
宫苑中已经种起花木,时值盛夏百花争艳时,合宫姹紫嫣红,各色的花瓣被风吹起,轻飘飘的钻进了墨漪的云袖中。
轻轻扫掉袖子里的花瓣,墨漪从工匠中间走过。大夏天里,当个监工也不是什么多省力的活。
“大公子。”有侍卫跑了过来,报告道:“有个老太婆求见,被我们拦在行宫外面了。她不肯走,非说认识大公子。”
“老太婆?”墨漪笑了笑,他认识的老太婆不多,倒是没哪个会跑到工地来。
墨漪示意这侍卫在工地上替他看着,他去了行宫还未修建完全的大门,在牌楼下看见外头一道白发苍苍的背影。
牌楼下的两名侍卫指了指那个背影,对墨漪说:“大公子,就是这个老太婆,非说认识您,怎么都不肯走。”
那人似乎耳朵很尖,听见了两个侍卫的话,转身就呵斥:“白痴就是白痴,光看头发就说人是老太婆啊。”
墨漪一窒,当真以为自己是看错人了,心口微颤,满腹的疑惑,摆手让两名侍卫退开,自己朝着李玉衡迎去。
“呼……长途跋涉,可算到这鬼地方了。”李玉衡边抱怨,边笑嘻嘻的走来,“这鬼地方真是热,真佩服王上肯在这里搭窝养老。” 墨漪的脚步突然停住,眼底一寒,接着又若无其事的挂起疏狂的笑,眼角扬起,绽开墨蝶般的妖冶味道,笑道:“老人家是来探望儿子的?抱歉,这里的工匠还没到歇班时间,还请老人家回去,安心等
着令郎歇班归家吧。”
李玉衡眉头一竖,正想开口,却蓦地意识到了什么,赶紧“哎哟”了一声,跌坐在地上,委屈的呼道:“老身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走这五里路真是把人累死哟。”
墨漪走近,俯下身,看着十分热心的搀扶住李玉衡,说道:“老人家当心点,没摔着吧?”
“还好着。”李玉衡嬉皮笑脸的说。
墨漪压低了声音,趁机问道:“什么时候被人盯梢的?现在那两人就在你后面的灌木丛里躲着,你都没察觉?”
“察觉不了。”李玉衡说:“我武功没了,他们就是再跟得近一点,我也跟聋子似的,说不定他们是从西岐一路跟来的呢。”
“粗枝大叶。”墨漪无奈的哂了李玉衡一句,低声道:“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换个地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