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只有打进朝都,活捉了百里越,才能从他的口中将这些事情全都问出来。
百里啸沉默了片刻,低低问道:“百里未明被昭宜帝冤枉惩处之事,我也知道,九歌已经委托姐妹将他送去安全的地方暂避。”
将领们点点头,恍然明白,原来当日他们被囚车押送去朝都的路上,前来劫走关西将军的是世子妃和她的姐妹。
他们连忙作揖,“多谢世子妃。”
百里九歌摇摇手,“谢我做什么?百里未明是我哥哥,他有难,我哪还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就是豁出去了也要保他周全。”
百里啸又道:“百里未明对陛下忠心耿耿,即便是被陛下无礼处死,也没有反叛之心。各位对陛下的忠诚不会亚于百里未明,但为何你等都要倒戈助周?”
殷浩宸沉沉道:“因为念念在殷氏皇陵中发现了先帝留下的玉玺和遗诏。”
“玉玺,遗诏?”百里啸露出淡淡的惊讶,接着,墨漓将玉玺和遗诏相继递给他。
百里啸看过遗诏后,蓦然扬手,愤怒的将遗诏挥到地上。那卷轴一路滚到墨漓脚下,他不动声色的将遗诏收好。
“暴虐之君,人人得而诛之!”
百里啸怒拍桌案,这一瞬重新拿出了十九年前厉兵秣马的气势。
他怒道:“宸王身为圣上的母弟,都已经忍无可忍,我又岂能落于人后?如此无道之君,罪不容诛!”
殷浩宸沉痛道:“虽然本王不想伤害兄长,然而……被他逼到如今这个地步,就是不反也得反了。”
“王爷……”吴念念感同身受的喃喃着,一只手被殷浩宸纳入掌中,抚慰的摩挲。
这夜,众人说到很晚,百里九歌也连换了好几次茶水。
后来见太晚了,百里九歌不想墨漓再熬夜,便倡导大家改日再聊,终于成功的把墨漓拖回去休息。
而因着墨漓对众人再三嘱咐要暂时保密,是以,关于百里啸和荆流风的事情,再没有其他的人知道。
壬寅年三月初二,殷浩宸命潼关总兵张烁放弃镇守,迎周军入关。
张烁听命,周军入驻潼关之中。
休整了两日,周军与殷浩宸的军队齐出,直逼临潼关。
临潼关总兵罗鸣见大势已去,也不等殷浩宸下令了,远远的就打开关门投诚,拱手将临潼关送与墨漓。
过了临潼关,朝都外便再没有关口阻挡,只剩下西江天险,只要渡江便能兵临城下。
从这临潼关的城墙上,远远的还能看见钟山的轮廓浅淡的浮现于地平线,钟山的那边就是西江……百里九歌坚定的笑了笑:“殷浩宜,你逃不掉制裁的。”
壬寅年三月初四,惊蛰之日。
临潼关的夜,寂静好眠。将士们都累了,准备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