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怡应着,徐二郎起身去开门,小狗子麻利爬下炕,跑的比徐二郎还快,嘴里喊着:“小舅舅你来了!”
见状,刘怡笑的摇了摇头。
“小狗子来小舅舅抱。”把手上拿的东西递给徐二郎,蹲□抱起小狗子,在小狗子左右脸颊上狠狠亲了两下,打量着新房子,眼前一亮,说道:“姐夫你这新房子盖得气派,真好看!花了多少钱?”
改建房子木材是自家山上砍的,木材这钱省了下来,只有一些木板是在镇上木材行花银子买的,这些年和孟家搭上线,挣了不少钱,平时家里没啥开支,家中却是存了不少银钱。
“没多少,木材是自家山上伐的,请木匠和工人花了些钱。”徐二郎解释,领着刘瑞进了屋子,把东西放在地上,倒了一杯茶,递给刘瑞。
茶是刘怡鼓捣出来的,井水多少有些泥味,刘怡有了身子后,喝不习惯,就自己弄了些花茶,徐二郎平时不喝,觉得喝着腻歪,味道苦涩不如喝开水。
刘瑞上前打过招呼,牵着小狗子出了屋打量起新房子,徐二郎也在旁边跟着。
刘怡本想住二楼最大那间屋子,可有着身子,不方便爬楼梯,暂时就住在一楼靠着厨房的房间,一楼和二楼都做了栏杆和走廊,二楼能看清整个下河村的景色,摸得到大枣树的树叶。出了张金强这事,徐二郎起了心思,把篱笆又弄高一层,在厨房旁边又挖了一口井,在靠着大枣树那口井旁搭了个葡萄架子,院子扩大不少,挖了一条沟渠,沟渠的水是用后山引来的活水,沟渠两侧刘怡种了花,院子布置的比镇上那些有钱人还漂亮。
小狗子房间在二楼靠着中间主房,另一边是给刘怡肚子里没出生的小孩准备的,客房都在楼下,猪圈和鸡舍都在屋后面,浴室临着厨房,猪圈和鸡舍后面是一个挖好的大坑,四方形的大坑用木板镶好,大坑连着厕所和猪圈。
考虑到刘怡身子不方便,特意让李瘸子做了个马桶,浴室里面有个能装两个成年人的大浴桶,长方形方便泡澡,地上铺了圆滑的小石头,防止打滑。
屋后空出来的空地,刘怡留了一块做菜地,剩下的移植了刘怡让徐二郎在山上挖回来的果树,靠着山的那一块,直接种上小竹子。
“这房子看着就舒心,我都想住下来了。”刘瑞感叹道,二楼走廊上摆着竹椅,桌子上放着一壶花茶,还有些刘怡自己做的糕点,茶香四溢,安宁雅致。见着刘瑞这样子,小狗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呵呵……”
“三儿若是喜欢,在这住下就是,小狗子去镇上学堂上学,家中没什么人,也不会打扰你温书。”改建房子时,刘怡把徐母也考虑进来,徐母虽和徐大郎一起住,二郎和三郎院子都给徐母留了房间,徐母偶尔会留在两家过夜。房子改建后,刘怡特意在东西两边各家了一间屋子,夏天凉爽时住二楼,冬天地冻天寒住一楼。
“等日后再说,先生让我院试前这段时间住他家。”刘瑞笑着摇头,要不是先答应先生,他真想点头在这住下来。
参观完新房子后,三人走回一楼。
刘瑞搂着小狗子笑着和刘怡说话,小周氏带着囡囡过来,和徐二郎准备做饭,没多时徐母和徐家其他宗亲了陆陆续续进了门。
☆、62第六十二章
下河村,今天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昨天下午徐大郎送曾晓娥回了曾家,置办的新嫁妆也一同送去曾家,等迎亲时抬进徐家。
曾家离徐家不愿,吹吹打打不过一盏茶功夫,就迎着新娘子进了屋,今儿是大喜日子,徐母穿着一套大红色衣服,人逢喜事精神爽,前些日子憔悴不少的徐母,看着年轻不少,笑着跟亲朋好友道喜。
右手牵着刘怡,左手边跟着小周氏,时辰差不多到中午,徐家亲戚都到了,连邻县那边几个堂哥堂扫也赶了过来,小周氏笑着打招呼,大多刘怡都不熟悉,跟着徐母和小周氏赔笑脸。
跟着绕了一大圈,才把徐家亲戚认了个遍,脸上微笑都变得僵硬起来,以前听人说徐家是个大家子,她不怎么相信,今天过后她算是信了,这三姑妈六姑婆……多得她一双手都记不下来。
没多会,亲朋好友差不多都到齐了,大家勾肩搭背说着闲话,一边朝屋外张望迎亲队伍,周家那边来了几个,不过周氏那一脉的却没人前来,想来也对毕竟周氏是被休回去的,说起来也不光彩。
午时时,迎亲的队伍进了院子,拜了天地,将新人送进新房,外头宾客也入座上席,足足坐满了十五张桌子,堂屋和两边厢房都摆上了桌椅,食材一早就准备好了,宰了一头猪,青菜什么都是自家菜地种的,鸡鸭鱼肉一样没少,鸡鸭是二郎家和三郎家两家各送来三只,鱼是在大河边买的,是徐二郎认识的熟人,价钱也不贵。为了把喜宴办的体面,刘怡让徐二郎去了趟万福楼请来了酒楼的厨子。
农村人,哪里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众人吃的满嘴流油,下河村算是富裕的,不